儒家造句


1.由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唐君毅、杜维明对儒家文化的心态有较大差别。

2.比较重要的有编磬、古琴、古瑟、建鼓、应鼓、搏鼓以及铜爵、竹篚、竹笾等等,这些藏品表现了中华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

3.儒家亚圣孟子尝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可谓对儒法关系的合题式总结。

4.而关于现代新儒家是否属于中体西用派,历来聚诉纷纭,莫衷一是。

5.思想倾向方面,儒家思想和玄学思想在佛学思想之外,对四萧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6.这符合儒家的基本立场,即孔子所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和孟子所说的“放淫辞邪说”。

7.灾异学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反映在西汉诏令中,便是惧词与灾异经常相伴随而出现。

8.其中郭店简本所表现的是战国前期最原始的儒家政治理想。

9.由此,指出汉元成帝时期奏疏“德化”、“礼制”主题正是儒家政治文化理想在文章中的演绎。

10.建构现代儒商必须在吸取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基础上,从理论架构上提出“德、智、情”三位一体的儒商人格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1.安重诲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任冯道等为大学士,宣讲儒家经书,他听得很有兴趣。

12.尤其是少数民族对于教育不够重视,伴随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儒家文化受到北方游牧文化的严重冲击,文化教育迟滞不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13.曾国藩集中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仁”的精神,宽厚、智慧、诚实、博大,在立德、立行、立言上,曾国藩都臻于极致。

14.儒家恕道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出鲜明独特的公法化的个性特征。

15.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丁氏家族始终将科举入仕和商业经营相结合,始终坚持用儒家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成为清代山东地区著名的儒商家族。

16.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

17.先秦儒家关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本思想.

18.儒家强调精英的作用,什么“唯上智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9.儒家虽然也讲“天”,但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天”,而是人格化、偶像化甚至帝王化的“天”。

20.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林语堂 

21.这山,千年前有个很出名的名字,叫做砚山,传说这里是通往洪荒儒家圣地文策台的必经之路。

22.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类似的发展状况,不需要用那种类似法家思想的非常严酷的集权统治方式,而改取儒家思想。

23.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儒家伦理道德的提倡,对妇女的束缚逐渐加深,就把不愿改嫁或被侵辱而殉身的女子称为“烈女”。

24.一旦后辈听任怯懦,随人俯仰,甚至到固步自封地步,可灭也’原来就是说的他们儒家!

25.奇怪!儒家乐艺的‘正声雅音’技法,可以这样用?

26.从“天人合一”、“体用一源”到“智的直觉”,是儒家思想能与时俱进而脱胎换骨的生机所在,也是贯穿儒家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和思维方式。

27.儒家围绕着“生”造就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并以天、命、性、道诸概念逻辑架构出一个相应的生命义理体系。

28.儒家的克己复礼、王道仁政、存心养性、居敬穷理,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心斋坐忘,莫不如此。

29.放生习俗的形成,既有佛教戒杀护生的思想根源,同时亦受到儒家好生思想的推动。

30.在管理上要与劳教人员和罪犯区分开来,而孔子学堂走进强戒所,让强戒学员有了感受孔子思想、体会儒家文化的机会,有利于帮助学员消除“心瘾”。

31.中国古代儒家哲人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2.社会上层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儒家思想理论的忽略,重武轻文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意识。

33.你们儒家都是编些虚伪不实的道理,要小老百姓遵守,其目地无非是使当政者便于管理罢了。

34.就拿第6题来说,学生需写出先秦散文包含哪两个内容,再回答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哪三位一体,最后还要写出儒家“六艺”有哪些。

35.儒家境界,起步阶段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36.比如对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弃绝,“祭神如神在”便不复存在,只能是以麻将打发无聊时光;又比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普遍而绝对的贫困,节日的重点便简化为吃喝。

37.教学内容不再只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变为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甚至一建校就开设了日文课。

38.然而,一贯道推行儒家思想的宏展期,要算是在*弯这六十多年来的发展了。

39.儒家君子“行己有耻”,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尊严,不会去做贬损自我尊严的事情而让自己感到耻辱。

40.由于旧军孟家是亚圣孟子的后代,几百年来,他们秉承儒家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

41.没错,儒家确实一直在变化,汉儒宋儒乃至清儒各不相同,从董仲舒那里就是一变,朱熹王阳明时代又有变化,康有为时代继续变化。

42.所谓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怎样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订的法律里的问题。

43.“礼之用,和为贵”,经儒家倡导,目前“和”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治理和生活的各方面。

44.“本有济世志”的他如生逢顺世应该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奉行者。

45.中国社会管理不是没有良好传统的,儒家就把有序化管理建立在教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庶、富、教”理论,反对“不教而杀”的野蛮管理行为。

46.处理人际纠纷,也以儒家的“中立不倚”为本。

47.韩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吉事和凶事时都要“表示一下”。

48.儒家的治国之道被汉朝作为治国安邦的信条。

49.它凝聚了儒家、道家、禅家的思想,是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

50.元朝统一全国后,吸收汉法,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

51.根据儒家思想,这个国家拥有一套既适用于天下又经久不衰的普世价值观,不过其认为没有必要将这套价值观传播到番邦。

52.他秉承儒家传统的诗学观,又形成了追求粗犷雄豪、奇崛警迈诗风的诗学思想。

53.中国封建大一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对民间言论的禁锢极其苛酷。

54.儒家义利观经历了从“重义轻利”到“存理灭欲”的发展过程.

55.而世俗化则是儒家思想深入到民间社会,全面渗进宗法社会结构的宗法秩序之中。

56.显然,巨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是有违儒家的中庸思想的。

57.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58.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59.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60.熊十力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61.同时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循吏传播儒家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条件.

62.周朝的儒家学者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63.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里,儒家传统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教思想,对中国全整的艺术精神做出了应有贡献。

64.儒家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5.理性与非理性,既不能落入儒家传统的理驭情的旧范式,又不能采用以非理性取代理性的非理性主义的观点。

66.由于李觏的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其诗歌思想内容洋溢着现实意义.

67.从儒家思想上看,他有积极入世的思想,渴望出仕。

68.唐君毅以“感通”来重建儒家境界论,体现了变通的哲学观。

69.元结、柳宗元的人格个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人格价值追求.

70.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阶级性,儒家*权意识并未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权概念和理论。

71.从郭店竹简的材料看,天人之分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主张。

72.孔子席不暇暖地周游列国,为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道思想。

73.“崇正”是崇尚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求文学艺术要充分发挥其政教功能。

74.其中,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交融,成为古代东方文明之根,儒家文明不断是中国文明之源。

75.按照儒家的思想来说,十载寒窗就是为了以后可以一朝成名,入仕是你们每个人的选择。

76.儒家的知识最终没有形成属于生命的,就是因为儒家还有“卖弄”的痕迹,老子批判儒家“骄气多欲,浮词淫志,”儒家的知识真是这样的。

77.在岑参诗歌创作中,从作品的内容到风格表现出儒家的许多优秀传统,如国家民族至上、积极进取精神等。

78.在礼教初兴的时代背景下,汉代妇女除了接受“女德”、“妇功”教育外,还能够学习一些儒家经典。

79.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80.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81.这些地方显示了龙溪以儒家道德立场融摄道、释二教。

82.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厚古薄今,主张开历史的倒车。

83.南荒金牛族少年牛小余,身兼蛮汉血脉,习蛮族大力牛魔神拳,得儒家经典启蒙,继武侯地理传承。

84.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商家,医家等众多流派在太学开堂授课,流派众多,呈现众说纷纭的局面,其中以儒家和兵家占据大统,法家等一众流派忝陪末座。

85.对唐王朝来说,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宽大为怀,以德服人。

86.对于一生坚守儒家、誓死抗清的他,又是如何看待道家学术?

87.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

88.通电中振振有辞的都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为根据的理论。

89.如果说以上是从正面规定孝的内容的话,那么,实际上儒家也从反面划定了不孝的范围,其中以亚圣孟子之论最为全面和著名。

90.好一块璞玉浑金,张千载益发认定凌云翰是传承儒家道统的最佳人选。

9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立己达己的基础,成就立人达人的归宿,体现着内圣而外王的最高儒家理想。

92.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93.“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

94.碧眼狐狸是撕裂男权社会的恶魔,俞秀莲是恪守传统、压抑欲望的儒家女性,她们是玉娇龙身为官小姐与追求江湖梦的镜子两面。

95.字里行间,流淌着青春的无悔、相知的慷慨、儒家的朴直、充满青春成熟后的憧憬……

96.孔孟对这一人生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早期儒家生死观。

97.孔子与孟子齐名,同为我国儒家的代表人物。

98.1858年,理雅各计划将中国儒家传统经典“四书五经”译成英文,并拟各附原文、注释及长篇绪论。

99.自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中国美学史和思想史上开始显现威严时,中国艺术也就开始书写自己“温柔敦厚”的历史了。

100.如此汹汹诛心勘问灵魂,天下孰能不诚惶诚恐?儒家记仇。


※ "儒家"造句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