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造句


1.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及居位辅政,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岂所谓“色取仁而行违”(造 句 网)。

2.骋驽骀于修路,慕骐骥而增驱,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

3.后来,庆纯在辅佐汉安帝削平外戚邓氏的势力中,襄赞谋划,又得群臣协力,一举成功,功勋卓越,深得群臣钦佩。

4.如汉桓帝时的外戚梁冀把持朝政十多年,“大起第舍”、“广开园囿”,并掠取良家女子几千人以供淫乐。

5.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6.横行京师,外戚把持国朝,不都是皇帝昏聩无能的缘故吗?旬月前,周异曾风闻河水(黄河)在金城郡一带可能溃出的消息。

7.后来元愉外放担任相州刺史,愤而于邺城起兵称帝,讨伐宣武帝和外戚高肇,结果兵败自杀;杨氏当时正怀着身孕,以“戮至刳胎,谓之虐刑,桀纣之主,乃行斯事”。

8.尔后三百年间,大权旁落,外戚干政,武家势起。

9.诛杀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凡韦氏、武氏的外戚都加以诛灭。

10.阉宦当政,外戚专权,苛捐杂税,更兼当今圣上不思理政,却偏好行商,放任下面官吏为非作歹,不听忠臣之言,却信奸妄之语。

11.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

12.外戚杨骏权倾中外时,想把女儿嫁给他。

13.穿越后的何涛成为了另一时空的大凉岐王,然而昔日强盛的帝国已经江河日下!民乱日炽,外戚弄权,大厦将倾,看来做个太平王爷是不可能的了。

14.但是,幼君一旦长大,就憎恶外戚专横,想压制或者排除他们。

15.若使泰始之朝,身非外戚,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16.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

17.有以中常侍张让为首的阉宦一党,以袁槐、杨彪四世三公为首的朝臣世家一党,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一党,还有王允、蔡邑、郑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为首的北军、清流派。

18.正月望夜,惟明与坚宴集,林甫奏坚外戚与边将私,且谋立太子。

19.渠家戚族无多,翁死遂无人主持,仅有外戚某氏,远隔城乡,闻讣奔至。

20.这内亲外戚的凑在了一块儿,好家伙一大圆桌都不够坐的,只好让每家的孩子另外坐了一桌。

21.因嫉恶如仇、铁面无私、耿直敢言,贵族外戚都很怕他,称他为“冷面寒铁”。

22.宦官与外戚争权日盛,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23.汉武帝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后,立即将其母亲,也是自己最宠爱的妃子钩戈夫人赐死,以免将来母后和外戚干政。

24.褚蒜子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褚裒,征他入朝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对,担心外戚干政、皇权旁落。

25.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这本身就是一起外戚夺权事件。

26.旧营军士杀死新军的日本教官,冲击日本驻汉城领事馆,并杀了闵谦镐等依附闵妃的外戚重臣,意图抓捕闵妃,同时要求大院君李昰应重新统理政事。

27.这个家族暗中有多少力量,总是讳莫如深,人们唯一知道的只是皇后梅沁春便是出自梅家,如果要分的话,这个家族便是鹰赤国的外戚。

28.阴世师可算的上是出身贵族,其父阴寿在北周的时候已经是朝中重臣,和当时还只算外戚的文帝杨坚关系不比一般。

29.要是他在朝堂上拥有势力,身为汉室宗亲的他,何至于此让一个小小的外戚欺负上门来。

30.大抵而言,延平、永初之际形成了以邓后为权力核心,以邓氏外戚、宫省宦官势力和儒学朝臣为主导力量的持重保守的中枢格局。

31.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及居位辅政,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岂所谓“色取仁而行违”。

32.外戚专权,所以皇帝宠内侍宦官;宦官跋扈贪财,所以文臣士子鄙视;大臣们不擅于打理朝政,却会党同伐异,相互攀附争斗,又引用外戚势力和武装力量。

33.事实上,有清一代,无宦官之乱、无外戚之祸、无荒淫昏戾之君,无帝后被废被杀,应该算是“安定团结”。

34.东汉外戚,两个妹妹皆为皇后,广敛财富,鸩杀皇帝,时称“跋扈将军”。

35.他知道梁冀以外戚身份当上大将军,平时专断朝政,凌轹大臣,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因此很看不惯梁冀。

36.若泰始之朝,身非外戚,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37.第三股则是前朝昭帝的外戚,当今皇太后的娘家,留侯张家,张家时代诗礼传家,一卷《太公兵法》,成就了家族赫赫战功,大胤王朝三位兵圣,两位就出自张家。

38.凌侍郎交结阉党,投身外戚,贪墨万端,其人祸不旋踵,大难不远。

39.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先前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40.外戚、士大夫针对宦官把持的这所监狱采取了争夺与反制措施。

41.也没有兄弟姐妹外戚等,家里在帮衬资助。

42.西晋代魏以后,杨骏等人虽以外戚身份得以在短时期内干预西晋政局,却只不过是弘农杨氏汉代地位影响下在历史中的回光返照。

43.但他的假想受到祖母窦太后辈表的显贵外戚势力的压制,第一年就遭碰到重大挫折。

44.自今已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

45.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46.宗正寺:官员全为皇族,掌天子宗族谱牒及外戚事务。

47.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

48.大汉朝廷,由于帝王的奢靡和倒行逆施,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尽头,宦官当权,外戚争宠,卖官鬻爵,外强中干,到了汉灵帝之时,已然摇摇欲坠。

49.既然如此,恐怕就不能把离散部落很特殊地仅仅看成是道武帝为打击外戚部落,“创建帝业的特别需要了”。

50.唐玄宗时宠臣外戚杨国忠之子杨暄“学业荒陋”是朝野皆知的事实,参加明经考试理所当然在被“黜落”之列。

51.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摄政,外戚专权,任人唯亲,吏治崩坏,加上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饱暖思淫欲,各级官员沉醉于声色犬马,再无丝毫励精图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52.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53.兴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会相信呢?只是你刚才说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却有点危言耸听了。


※ "外戚"造句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