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造句


1.而严复则说袁世凯练兵数十年,而军实不充、纪律不严,徒养成许多骄兵悍将,“不独不能以之对外,即对内亦外强中干”,所以说练兵是袁之最大短处。

2.就跟古时那些穿甲戴盔,然后说“介胄之士不拜”的骄兵悍将,终究还是皇帝的下属一样。

3.八旗的骄兵悍将并不是好惹的。

4.且历数一下双方参加这一战的骄兵悍将吧。

5.圣经箴言16:18里写道“骄兵必败”。

6.此乃骄兵之计,让他们以为我们不堪一击才不会防备我们。

7.陆逊在荆州之战、彝陵之战中其实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这就是骄兵之计,不知目睹了关羽之死的刘备为何还要上一次当?刘备对陆逊一直以“黄口竖子”。

8.四是沿岸驻军多为骄兵悍将,粮米经过,马上截留。

9.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10.可是,转型转成了文官沦为骄兵悍将的摆设,只有像冯道一样,心平气和、唾面自干,才能文运长久,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悲哀。

11.濑谷支队玉碎香消也就罢了,谁让矶谷廉介孤军冒进呢?小鬼子也是懂得骄兵必败的。

12.但是,五代骄兵悍将占据社会中心日久,想要把他们一朝逐出,得慢慢来。

13.俗语说: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俗语又说:骄兵则必败。看来万事都没有绝对,自己把握,不卑不亢才是“赢”的真谛!

14.目下贼势狂獗,官兵屡战无功,若不将骄兵悍将明正典刑,何以儆戒将来!

15.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

16.钟万仇又气又恨,知道还是中了那灰衣人的骄兵之计,心道:果然姜是老的辣,这老匹夫一贯算计别人,想不到老子如此谨慎,到头来还是中了这老匹夫的计。

17.孙权作为一个君王,那么年轻就提领江东,身边集中百战成精的骄兵悍将,很多都是他的叔伯之辈,都压在他脆弱的肩上。

18.何太后自己经此一事后皇家威信扫地,如何敢怪罪面前的这些骄兵悍将,只得委委屈屈地好言安抚众人几句,许诺来日定重赏今日有份锄奸的将士。

19.王信和诸将也讨论过多次,这些敌人明显是在用骄兵之计,来放松己方的警惕心,他们绝对是想要除掉自己这些人的。

20.人在高潮时,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否则郁卒自灭。

21.骄兵必败,说大话的人必定会自食其言.

22.及至汴州,欲以峻法绳骄兵;而董晋判官杨凝、孟叔度亦纵恣淫湎,众情共怒。

23.然而,由于秦桧专权期间的长期破坏,当时南宋国困民穷,军备长期废弛,骄兵悍将很多,军力较弱,而贸然开战,宋军准备并不充分。

24.大概慕容博应该是认为慕容复比自己的实力高太多,有胜无败,才这样轻视自己吧,林君飞的心中一动,斗者相争,骄兵必败,这一点自己应该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25.人在高涨时,万万不成写意失神,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万万不成悲不美观丧志,否则郁卒自灭。

26.我们都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可骄傲。

27.犁头的使用是生的创造,恶的铲除”;“我们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媚外军阀、买办地主、劣绅土豪、贪官污吏、骄兵悍将。

28.首任益州知州张咏,来成都后首先惩办王继恩部下扰民的骄兵悍将,再用变叛民为顺民的政策,整顿治安,减赋免捐。

29.回信言,此恐为敌方骄兵之计,不可轻敌。

30.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败于赤壁的根本原因。


※ "骄兵"造句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