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佛像


拼音fó xiàng
注音ㄈㄛˊ ㄒㄧㄤ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佛像fó xiàng

  1. 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figure of Buddha;

翻译

  • 英语 Buddhist image, statue of Buddha or Bodhisattva, CL:尊[zun1], 張|张[zhang1]
  • 德语 Buddhastatue (S)​
  • 法语 représentation de Bouddha

引证解释

  1. 释迦牟尼佛 或菩萨的像。有雕像、铸像、画像之别。

    《魏书·释老志》:“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饰奇伟,冠於一世。”
    《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是时中国乏钱,乃詔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
    宋•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佛像:“后汉 明帝 梦金人长大,顶有日光。 傅毅 曰:‘ 天竺 有其道者,号曰 佛。’於是遣使 天竺,图其形像,此 中国 有佛像之始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

国语辞典

佛像fó xiàng

  1. 佛陀的造像。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有师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

  2. 泛指佛、菩萨、罗汉、明王等的造像。造像的方式包括雕塑、铸、绘画、刺绣。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

网络解释

佛像

佛之形像。广义含菩萨、罗汉、明王、等像。其像虽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

印度古代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仅止于以佛法、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其后,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分字解释


※ "佛像"的意思解释、佛像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词语组词

佛像造句


  • 1.今欠刘君和田玉、寿山雕件、冻石、刘海戏蟾、观音佛像等物品,共计价款800万元。

    2.民间还有寄名寺庙里的佛像、神位及树石为干父母的,一般至十六而止。

    3.兹以岁序维新,特遣禅师班竹等,祝赞于朕,并以佛像等物来,鉴兹勤诚,良深嘉悦。

    4.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5.昨日,一位女士正在感受散发特殊香味的两件用金香玉雕刻成的仿造恭王府文物的佛像。

    6.十几年前,云冈石窟门前400米处有一条运煤车来往频繁的109国道,每日飘洒的煤尘犹如给石窟佛像披上了“黑袈裟”。

    7.佛像的袈裟边缘以及右臂的臂钏上,装饰着一百多颗翡翠、玛瑙等宝石。

    8.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的甘丹寺,是蒙古国最大的寺庙,寺内的观世音大佛像端庄而雄伟。

    9.京城及内属州县,占夺寺舍,侵植田园,磨毁碑幢,损灭佛像……其余东平、济南、益都、真定、河南、关西、平阳、太原、武朔、云中、白。

    10.据甘孜州藏医院副院长江吉村介绍,那是藏医始祖宇妥·元旦贡布的佛像,是他撰写了藏医四部医书,才形成独特藏医体系文化。

    11.汉明帝时邀请天竺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12.调查人员称,金振以每尊十几万日元的价格把佛像卖给了美术商,这些佛像均未被指定为文物。

    13.全寺四山环绕,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

    14.站在一尊观音菩萨酥油花塑像前,酥油花艺僧华旦专注地雕琢着佛像脸部的纹理,捏制图案之前手还要在刺骨的冰水浸泡着。

    15.佛像下面因江水急流的长期冲刷,确实出现了一些掏蚀孔,尽管如此,但尚无大碍,大佛老爷不会“下河洗澡”。

    16.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位于平顺县虹霓村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惠大师塔,塔身上的国家一级文物金刚佛像已经被盗,至今未被追回。

    17.长大后的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

    18.在6首画像类题诗中,有3首是佛像画赞,3首是人物画赞。

    19.据村中老人讲,这些佛像是解放前就供上了,香火很盛。

    20.到光绪、宣统年间,庵仅剩四楹,中三间供佛像,右一间堆柴草,左二间为僧寮,又左为香积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