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风气


拼音fēng qì
注音ㄈㄥ ㄑㄧˋ

词性名词
繁体風氣


词语解释

风气fēng qì

  1. 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general mood; atmosphere; habit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

  2. 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address;

引证解释

  1. 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

    《文选·宋玉<风赋>》:“其所託者然,则风气殊焉。”
    吕向 注:“虽同託户穴,其於清浊亦殊矣。”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 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明•高启 《送顾倅序》:“士之仕於外者,咸乐居之;以其风气清美,有山川臺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故於卫生不宜,太平极乐则居山顶,风气四通,故於养生最益也。”

  2. 气候。

    《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安息国 ﹞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 乌弋、罽宾同。”
    宋•洪巽 《旸谷漫录》:“﹝ 周俊叔 ﹞得十二时竹一根於某州,植之家庭,非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也,久不笋。及笋矣,又多憔悴不茂。”
    《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古人立法取赋,必因其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以为之也。”

  3. 风尚习俗。

    《魏书·李琰之传》:“琰之 虽以儒素为业,而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 关 西风气。”
    宋•苏辙 《奉使契丹·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我从 北京 到了 上海 就觉得风气有点儿不一样。”

  4. 谓某种时新的风尚习俗。

    宋•陈亮 《量度权衡策》:“当是时,风气未开,人物尚朴,观象之妙,盖不必推数而后知也。”
    元•刘因 《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他还说,应该让 桂林 来开风气之先。它本身是一个画廊城。”

  5. 气氛情景。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湖》:“竹篱傍水,家鶩睡波,宛然 江 南风气。”
    《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闔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凄惨起来。”

  6. 风采气度。

    《宋书·王惠传》:“陈郡 谢瞻 才辩有风气,尝与兄弟羣从造 惠,谈论锋起,文史间发。”
    清•王晫 《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歧嶷,总角风气更进。”
    清•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康祺 以为 文敏 以院长之尊,督修书籍,不自断决,询及微僚,正前辈贵人风气也。”

  7. 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或气韵。

    金•元好问 《中州集·冯璧》:“诗笔清峻,似其为人。字画楚楚有 魏 晋•间风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
    清•黄子云 《野鸿诗的》十五:“诗之浅深,有在一两字内见者……不知一字之间,风气顿殊,妍丑迥别矣。”

  8. 指古代的一种占候之法。参见“风角”。

    《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吴范 ﹞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每有灾祥,輒推数言状,其术多效。”
    晋•葛洪 《抱朴子·杂应》:“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占风气,布筹算。”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

  9. 病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齐王 太后病者,臣 意 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溼然风气也。”
    《北史·阳元景传》:“﹝ 阳元景 ﹞后以风气弥留,不堪近侍,出除 青州 高阳 内史,卒於郡。”
    《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令人邀请 肥乡县 復检官吏捏合尸状,定验作因风气病身死。”

国语辞典

风气fēng qì

  1. 风俗、习尚。

    元·刘因〈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文明小史·第六回》:「他们动不动的聚众挟制官长,开了这个风气,还了得!」

  2. 风度、气概。

    《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

  3. 风。

    《淮南子·泛论》:「失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

  4. 风土气候。

    《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
    唐·韩愈〈与崔群书〉:「风气所宜,可以审备。」

网络解释

风气 (汉语词语)

1.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2.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分字解释


※ "风气"的意思解释、风气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风气造句


  • 1.它与健康为敌,它藐视幸福,它残害事业,它破坏家庭,它扰乱风气,它就是万恶之源:*品!国际禁毒日,让我们共同抵制*品,杜绝*品,远离*品,让生活更加美好!

    2.“风成于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能否形成“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的风气和氛围,一把手起着至关重要的标杆示范作用。

    3.辽阳当地同志介绍说,在辽阳,在辽宁,无论领导还是群众,举贤荐能,珍爱人才,崇尚美德,从善如流,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风气,是长期形成的一个传统。

    4.(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因此,整个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形成了一种较为开放的风气。

    5.“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

    6.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7.康涛当选泉州市长后表示,今天泉州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创造了改革开放的“泉州模式”、“晋江经验”,连续16年经济总量闽省第一。

    8.最后,社会上的反面舆论和不良风气对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造成了阻碍。

    9.这些开风气之先的口岸,每每设有赌场,番摊、牌九等名目齐备。

    10.但旧社会的风气、规例,办嫁妆的奢侈程度却令现代人难以置信。

    11.这九个人的小团队,互帮互学的风气终于养成,团队精神开始萌芽。

    12.“论世篇”针对社会不良风气、丑恶现象,予以深入剖析;“叹世篇”收入的是作者的精短杂文,同样隽永、耐人咀嚼。

    13.其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不仅奠定了科学古文字学的基础,也开启了古文字研究的新风气。

    14.悯农的唐诗,被窜改成描述男着女装、毫不掩饰自己性倾向变异的风气。

    15.流水潺潺,鱼儿欢嬉;蓝天白云,和谐风气;爱护花草,从我做起;文明有礼,诚心诚意;自强不息,成功可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行一善,修身律己!

    16.传承孝慈是一种享受,文明礼仪是一种风气,博爱善良是一种美德,坚守诚信是一种力量,发展和谐是一种目标,自律清廉是一种准则,弘扬正气是一种追求。

    17.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为之一变。

    18.花去半生的积蓄为老人办葬礼,就是为了炫耀老人家里人丁兴旺,并形成了一种风气,据传河南安徽农村普遍如此。

    19.查资料,当地确实自古有习武风气,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晚清时期出了不少将军,当时以战功取胜的新宁将军逾百人,如“楚勇”悍将江忠源、两江总督刘坤一。

    20.索洛维约夫是19世纪俄罗斯思想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也是白银时代第一位开风气之先的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