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而立


拼音ér lì
注音ㄦˊ ㄌㄧˋ


词语解释

而立ér lì

  1.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而立之年。

    thirty years of age;

翻译

  • 法语 âge de trente ans

引证解释

  1. 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宋•严有翼 《艺苑雌黄》:“顷有人年七十餘,置一侍婢,年三十。 东坡 戏之曰:‘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见其人默然诚篤,年仅而立。”
    鲁迅 《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

国语辞典

而立ér lì

  1. 到三十岁而有所成就。语出后以而立为三十岁的代称。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如:「年届而立之年,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

网络解释

而立 (名词释义)

而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er li,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分字解释


※ "而立"的意思解释、而立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而立造句


  • 1.罡风乍起,月夜之暗与错落光辉的每道符光飞向夜空,一暗一明,分别萦绕起比肩而立的两个少年。

    2.殿顶,赫然而立一位仙子般的姐姐,长发飘逸,肌肤如雪,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樱桃般的小嘴吹着一把长箫。

    3.墓主人壁画左侧第一立面亦为两侍女,手捧茶盘,侧身相对而立,第二立面左侧为侍女,右侧为打大鼓和拍板的散乐吏,墓门两侧各站一位门吏。

    4.九道相同的虚影以九宫方位而立,各自施展出不同的剑式,却夹着极其强劲的剑芒,汇聚成一道九星连珠,闪烁其辞着青红流光。

    5.世宫骏双手垂放而立,面无异色,始终表现出专心一志地听讲的样子,心里的喜悦情绪早像三月的柳絮,盈动纷飞。

    6.读着讲解牌,看看自己衣衫不整松松垮垮的的样子,我自觉形秽,忙整了整衣服,肃然而立。

    7.青瓦粼粼、镶木成室的谭嗣同故居,位于浏阳市北正南路,面街而立,于闹市之中独辟一处宁静。

    8.郭绍一惊,急忙转过身去,却见在他面前三人比肩而立,当中一人也不过三十余岁,中等身材,生得却是白净清瘦,眉慈目善,颇有几分悲天悯人之感。

    9.炎黄始祖,开天地,定文字,教礼仪,立人伦,中华有始,龙游域内,三皇五帝,垂拱而治,秦汉唐宋,迭次而立。

    10.在仓东村立园祖屋旁,秉文谢公祠和侯成谢公祠比肩而立,承载着村民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

    11.中年汉子负手而立,眉头随着时间地推移慢慢地开始从两边向中间汇拢。

    12.凌枫更是始终如一,傲然而立,面色古井不波。

    13.礼官一声令下,一对新人高冠峨珮并肩而立,耀眼的喜服红得灿烂夺目,暂时让大家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世界频道上又是一大波汹涌的祝福信息。

    14.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

    15.据史载,西街孝感巷口有一座“孝感动天”牌坊,是明朝为表彰朱则文事母至孝事迹而立的牌坊。

    16.南山路189号,一幢三层奶黄色西式别墅临湖而立,坐拥西子湖远山近水的无限美景,这就是澄庐。

    17.寺前左侧有一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

    18.其中尤以迪庆州的梅里雪山最为出名,雪山的最高峰卡格博峰具有云省第一峰之称,那傲挺而立的卡格博峰,高耸入云,海拔6740米,乃是享誉中外的奇特山峰。

    19.站在这斩妖台中心,殷洪将手上的令牌放出去,顿时化作了金色的三足乌,双翅展开,三爪虚空而立,缓缓的没入了斩妖台下方。

    20.与此同时,孙家老宅正厅内,孙家二公子正垂首而立聆听父亲训示(造 句 网)。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