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ìng

寄命


拼音jì mìng
注音ㄐ一ˋ ㄇ一ㄥˋ


分字解释


※ "寄命"的意思解释、寄命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寄命造句


  • 1.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2.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3.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4.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5.公元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

    6.唐贞观二十三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7.公元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8.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9.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10.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11.夫敌国相伐,闻丧则止,匹夫之交,托孤寄命。

    12.15、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13.举目四望,谁又能托孤寄命呢?最后想起睡在我身旁的王聿先,以他医生的专业,对三战区还是需用的人才,也许可望不死,并且他为人还较正派。

    14.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15.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讬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16.天帝托孤寄命,遂亲自下凡寻找冰火,不想寻人未果却与一凡间女子两情相悦,私定终身,诞下一女,羲和得知大怒,但还是让那女婴以爱心成仙,取名嫦娥,执掌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