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wǎn

中脘


拼音zhōng wǎn
注音ㄓㄨㄥ ㄨㄢˇ



※ "中脘"的意思解释、中脘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中脘造句


  • 1.大椎、肩井、中脘、外关、合谷。

    2.治疗选取中脘、丰隆、厉兑、隐白穴,头晕呕吐加内关、合谷穴。

    3.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4.太冲、太白,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募穴:章门、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

    5.中脘是腑的会穴、胃的募穴,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这4个穴位合用,能够理想地调节肠腑功能,降浊消脂。

    6.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7.此外,常用于健脾养胃的穴位还有丰隆、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

    8.虚掌叩打肚脐上下两线的上脘、中脘、下脘穴和气海、关元穴。

    9.中医拔罐可选择后背的脾俞、胃俞穴,以及腹部的中脘、下脘穴,肚脐的神阙穴和肚脐两旁的天枢穴。

    10.胃俞、脾俞、胆俞、心俞、中脘、下脘、滑肉门、足三里等,每伏酌选6个穴位进行贴敷。

    11.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12.有一次,“汉听”考察“胃脘”一词,郎永淳顺口解释,“胃脘”分“上脘”、“中脘”、“下脘”,唤起了观众对他“中医老本行”的记忆。

    13.结论:“足三里”不同配穴能改善急性胃黏膜损伤程度,尤以“足三里”配“内关”“中脘”“公孙”组改善急性胃黏膜损伤作用最强。

    14.冬季肠胃炎患者,可用艾灸上脘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和内关穴。

    15.结论中脘浮线治疗慢性胃炎具有选穴少,操作容易,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的优点。

    16.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疼痛科主任胡斌说,若感烧心,有个简单的办法,即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以及厉兑穴等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烧心的症状。

    17.陈浩见两人都望着自己,一咬牙,忽然坐下,运开家传松鹤功,将内气周游浑身经脉,片刻睁眼,伸指在野猫胆俞、阳陵泉、中脘、足三里连弹。

    18.脾胃不和,加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

    19.近来有关研究表明,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可以防治肝气不足、肝肾阴虚、肾阳虚,充实肾精肾气,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20.除了拔罐,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所以同样可以使用艾灸祛湿,专家推荐了几个穴位,分别是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解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