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上谕


拼音shàng yù
注音ㄕㄤˋ ㄩˋ

繁体上諭


※ "上谕"的意思解释、上谕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上谕造句


  • 1.进宫继嗣为帝,但那毕竟只是在小范围内宣布,还没有明发上谕,与现在的情形相比,还不完全是一码事。

    2.原来,杨苏棣此番赴台,是携有布什给扁的“上谕”,由于这道“上谕”措词严厉,扁听后知道事态严重,必须表态,才公开保证不会再给美国“意外”。

    3.前已有谕,本钦差务求穷核国泰、于易简辜恩溺职、贪赃索贿情由,奉上谕不拟大事株连。

    4.林铄接到朝廷的上谕,由于关外军务紧急,原驻防通、海地方的栋军即日起全军北上,调至滦州驻防,归北洋大臣统一节制。

    5.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发上谕加以推行,此即“钦定新清语”。

    6.在使团尚未抵达时,清廷就已连下数道上谕,令各地禁止美国使团上岸,但不得动武,只许其滞留广东,条约之类均由耆英等“酌办”。

    7.到了乾隆九年,又有上谕明发全国:明年二月会试,天气尚未和暖,且各省皆需复试,士子到京未免稍迟,着改期于三月举行。

    8.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包括诏书和上谕,均凿凿有据。

    9.东翁,这如果开了枪,事情就不能转圜了!朝廷可有保拳护团的上谕啊!东翁万不可因一时私愤乱了方寸,坏了大局啊!

    10.当年5月,清政府为了将已经由商办、民办的粤汉、川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强行下达了“干路均归国有”的“上谕”。

    11.你只实说全嫔娘娘是怎么回事罢了,既是上谕未下,我必不声张出去,担保你不担是非便是了。

    12.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13.军机处也得麻利一点,上谕、懿旨简单着拟,别那么多废话。

    14.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15.翻开《清实录》,严厉指斥和禁阻官员之间“迎往送来,交际馈遗”、“馈送燕会”、“聚饮成风”的上谕几乎史不绝书。

    16.后的上谕中说,我国家百数十年来,厚泽深仁……百姓幸际昌期,安土乐业,若非迫于万不得已,焉肯不顾身家,铤而走险。

    17.从实际成果看,除了雍正遗诏外,他还有大量翻译手稿,内容涉及中国史地、中俄关系、政制刑法、哲学伦理和上谕等等,在1771年至1786年出版的译着就有21种。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