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气


拼音tǐ qì
注音ㄊㄧˇ ㄑㄧˋ

繁体體氣

词语解释

体气tǐ qì

  1. 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2. 指禀性,气质。

  3. 指气血或气息。

  4. 指体质。

引证解释

  1. 指诗文的体制格调。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孔融 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明•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拟《郊祀》,须得其体气典奥处。”

  2. 指禀性,气质。

    《三国志·吴志·王蕃传》:“蕃 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
    《世说新语·品藻》“元礼 居八俊之上”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姚信 《士纬》:“陈仲举 体气高烈,有王臣之节。”
    《北史·元子华传》:“子思 以手捋鬚,顾谓 子华 曰:‘君恶体气。’”

  3. 指气血或气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性,忧喜不留於情,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体气甚急,状若将死。”

  4. 指体质。

    《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清•梁章鉅 《归田琐记·松文清公》:“公身材仅中人,而体气壮实。”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黄 妻:‘不过体气是各人的不同。像新娘子这样瘦弱,千万做不得笨重生活的。’”

国语辞典

体气tǐ qì

  1. 人的品格。

    《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

  2. 作者的精神本体及其所表现的气质。通常指文章的格调而言。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3. 体质。

    如:「人的体气不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网络解释

体气

俗称「狐臭」。因湿热郁于腠浬汗孔所致。也有由于遗传者。排出汗液带 有特殊之臊臭气。狐臭多发生于腋窝部,严重的在乳晕、脐、腹股沟、阴 部等处均有臭秽之气。

分字解释


※ "体气"的意思解释、体气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体气造句


  • 1.有的炼气高手;凝身体气功附在脚跟,可龙行虎变,疾走如飞。

    2.其表演内容、形式复杂多变,击槌方法、音律变化丰富多彩,整体气氛喜庆热烈,催人奋进,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一曲流传于民间民俗的交响乐章。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介绍,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4.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去冷也。若升量转火,饮之失度,体气便弱,精神侵昏。

    5.进一步分析发现,突变体气生器官表面的蜡质明显减少,耐旱性也受到严重影响。

    6.直测式是将霍尔器件置于具有线圈绕组或直穿母线的环型铁磁体气隙中,测出气隙里的磁压降,即为被测电流。

    7.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8.自去岁来屏居沪渎,稍理故业,而客游卅余年,立锥无地,行年六十,体气已衰。

    9.我要是有了钱,一个大房子气死反迁户,买一辆小汽车气死有车族,买一块地就为了看着他好玩儿,最主要的是买一个好身体气死那医院。

    10.点捺中既有赵体的娟秀俊逸,意态飞逸,也展现了欧体的遒劲硬朗;整体气韵生动,并曾经林朗庵收藏,极具收藏价值。

    11.林国华教授介绍,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12.人体气血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

    13.对蚊子而言,一些人的汗味,由于二氧化碳、八烯醇等组成身体气味的复合物比例,闻起来就是比其他人好。

    14.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司功能的人体气化巨系统,决定了系统膜原论的功能层次。

    15.此外,由于整体气氛变得轻松,有些新闻中的无心之过反而令大家津津乐道。

    16.比如,我们的工作桌和文件柜,乱中虽然也有自然之美,但显然还是摆得整整齐齐更适合我们的整体气氛。

    17.对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目的、防护要求及范围进行探讨,并介绍了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结构型式。

    18.【夏季养生三部曲】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气血运行旺盛,养生重在精神调节。夏季养生三部曲:①孟夏,有立夏、小满两个节气,拍打健身;②仲夏,芒种练气功静心,夏至游泳消暑;③季夏,天气高温闷热,做做健脑操、钓鱼宁心安神。

    19.网吧受整体气氛制约,灯光营造不宜过亮。

    20.适合凹造型的冬季穿搭配饰一件都不可以少,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少女抑或是成熟干练的OL,冬日里一顶毛茸茸的毛线帽能够让整体气质变得俏皮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