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意思
bǐngzhíshū

秉笔直书


拼音bǐng bǐ zhí shū
注音ㄅ一ㄥˇ ㄅ一ˇ ㄓˊ ㄕㄨ

词类成语
成语解释秉笔直书
繁体秉筆直書


※ "秉笔直书"的意思解释、秉笔直书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秉笔直书造句


  • 1.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2.方谦和秉笔直书统一战线地认为,把技能喊出来根本就是个羞耻play,偶尔得瑟得瑟就行了,用不着次次都来。

    3.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4.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5.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6.史家对“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执着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史家自身素养的规范,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认识论思想。

    7.首页点击量最多的帖子果不其然是秉笔直书的,方谦点开最新的“【推测】阵营的出现及后续发展”。

    8.他的同乡后进吴光耀,则不以乡贤阿私为然,访求旧闻,秉笔直书,痛陈湘军之敝。

    9.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10.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写作上秉笔直书,毫不夸大其词。

    11.秉笔直书、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彰往察来、古为今用是它的功能。

    12.尽管他有着难言的隐痛,但他仍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记录着史实,终著成不朽名作。

    13.,史官在史书上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

    14.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15.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16.负责国家档案的齐太史不动声色,秉笔直书“崔杼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