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shuò

正朔


拼音zhēng shuò
注音ㄓㄥ ㄕㄨㄛˋ



※ "正朔"的意思解释、正朔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正朔造句


  • 1.入道十年,还不能突破到‘火行师’,似乎丢了大通观的脸,因为在他眼里,大通观迟早会夺得大唐道教的正朔。

    2.得到了王得仁大军的鼓舞,安徽太湖、宿松、潜山、英山一带的反清势力也相继而起,各立山寨,奉南明永历朝廷的正朔。

    3.照我说,白莲王虽然也是天上正朔,可跟当年真龙天子比起来,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4.以前的开国帝王,焚他姓的国,迁前朝的都,那就是为了灭国统,改正朔,易服色。

    5.错请削诸侯,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

    6.先时不赴父难,后亦不奉简文正朔,忌弟杀侄,惟营己私,践祚江陵,好谈玄教,讲《老子》于龙光殿,侄察钩连魏伐梁。

    7.与此相映衬的是,一直奉中原为正朔,致力保境安民与发展经济的吴越国,却走向了一条符合民心民意、维护国家统一的正确道路。

    8.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理论上,统治者都声称自己是“受天明命”的正朔所在,而其他割据势力则是“僭伪”。

    9.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10.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皇宗,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

    11.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

    12.明帝即位,便有改正朔之意,朝议多异同,故持疑不决。

    13.东晋南朝在当时被奉为汉族文化正朔,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其文物典制、绘画艺术及物质文化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北方的十六国、北朝和海东诸国。

    14.“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15.最后,讨论郦道元的正朔观念、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及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

    16.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颓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