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桑榆暮景桑榆暮景的故事

桑榆暮景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g yú mù jǐng

基本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暂未找到成语桑榆暮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桑榆暮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饱经沧桑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朝思暮想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暮史朝经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美人迟暮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顾景惭形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朝升暮合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
朝西暮东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触景生情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暮气沉沉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指桑骂槐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朝三暮四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沧海桑田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途穷日暮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朝朝暮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朝经暮史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云合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春树暮云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朝秦暮楚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见景生情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朝四暮三梁启超《余之币制金融政策》:“其后有以调停之说进者,吾见其朝四暮三,无关宏旨。”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榆木疙瘩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桑弧蒿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刘昆》:“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杀风景宋 晏殊《煮茶》诗:“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旦暮入地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