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誉为赏以誉为赏的故事

以誉为赏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

基本解释根据人们的称誉给以奖赏。

出处《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暂未找到成语以誉为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誉为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以柔克刚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无所不为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化敌为友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2章:“我们说这就具备了化敌为友的条件。”
虚位以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度己以绳《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齿牙为祸《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止戈为武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胡作非为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倒果为因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绳之以法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大有可为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民请命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所作所为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学以致用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严阵以待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以小见大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难以置信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以权谋私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户限为穿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晓以大义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掉以轻心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拭目以待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