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愚戆窳惰愚戆窳惰的意思
zhuàngduò

愚戆窳惰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愚戆:无知不明事理;窳:懒惰。形容愚昧而又懒惰。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例子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南面》:“是以愚戆窳惰之民,苦小费而忘大利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ú zhuàng yǔ duò

注音ㄩˊ ㄓㄨㄤˋ ㄩˇ ㄉㄨㄛˋ

感情愚戆窳惰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愚戆窳惰的意思解释、愚戆窳惰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草木愚夫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肉眼愚眉比喻见识浅陋。
    梯愚入圣谓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
    硁硁之愚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使贪使愚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怠惰因循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愚夫俗子愚昧凡俗的人。
    愚夫愚妇旧时称平民百姓。
    愚不可及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外愚内智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愚眉肉眼谓凡俗的眼光。
    下愚不移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大愚不灵愚:愚笨;灵:聪明灵巧。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很不机灵。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避强击惰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大智若愚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戆头戆脑楞头楞脑,傻头傻脑。
    惊愚骇俗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愚昧无知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大智如愚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偏怀浅戆偏怀:胸怀狭窄;戆:愚拙。胸怀狭窄,见识浅陋愚拙。
    愚民政策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矜愚饰智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