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执箕帚执箕帚的意思
zhízhǒu

执箕帚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例子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jī zhǒu

注音ㄓˊ ㄐ一 ㄓㄡˇ

繁体執箕帚

感情执箕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执箕帚的意思解释、执箕帚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南箕北斗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业绍箕裘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固执己见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科头箕裾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弊帚千金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明火执仗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弊帚自珍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执鞭坠镫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提牌执戟牌:古代兵器盾;戟:古代兵器。形容身份低微。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执法犯法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攫戾执猛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执迷不反见“执迷不返”。
    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箕山之志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固执不通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择善固执固执:坚持不懈。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坚持执行。
    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谇帚德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坚执不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负坚执锐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丢下耙儿弄扫帚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执法不公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