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山节藻棁山节藻棁的意思
shānjiézǎo

山节藻棁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例子元·李羽中《日闻录》:“山节藻棁,丹楹刻桷,以诸侯大夫而越等用之,犹见讥诮。”


基础信息

拼音shān jié zǎo lì

注音ㄕㄢ ㄐ一ㄝˊ ㄗㄠˇ ㄌ一ˋ

繁体山節藻棁

感情山节藻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山节藻棁的意思解释、山节藻棁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显山露水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开源节流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勤俭节约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名山大川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节用裕民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繁文缛节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节哀顺变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湖光山色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稳如泰山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清风劲节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虑周藻密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群山四应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