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iān xuán dì zhuàn天旋地转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zhòng kǒu xūn tiān众口熏天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吕氏春秋 离谓》:“毁誉成党,众口熏天。”
zòng héng tiān xià纵横天下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pǔ tiān tóng qìng普天同庆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lìng yǒu dòng tiān另有洞天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
chí míng tiān xià驰名天下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píng bù dēng tiān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jú tiān kòu dì局天扣地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cóng tiān ér jiàng从天而降天上掉下来的。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qíng tiān zhù擎天柱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比喻担负重任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只见两条红标注,恰与坊巷牌额一般相似,上立一面粉牌,写道:‘太原相扑擎天柱任原’。”
dà yè mí tiān大夜弥天弥天:满天。比喻黑暗势力弥漫长空,统治一切。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
yān yán zhāng tiān烟炎张天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rén yuàn tiān nù人怨天怒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jūn tiān guǎng yuè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汉 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jú tiān jí dì局天蹐地局: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恟恟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zhōng tiān zhī hèn终天之恨到死的时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终天:终身。明 归有光《震川集 请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
qiāng dì hū tiān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
jú dì yào tiān局地钥天惶恐不安貌。
tiān zào cǎo mèi天造草昧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周易·屯》:“天造草昧。”
míng gāo tiān xià名高天下比喻全国闻名。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dòng dì jīng tiān动地惊天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dì fù tiān fān地覆天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tiān rǎng zhī bié天壤之别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wéi tiān hài lǐ违天害理见“违天逆理”。《南齐书·魏虏传》:“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
qí xiǎng tiān kāi奇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清·周春《红楼梦约评》:“宝玉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一论,奇想天开。”
tiān shàng shí lín天上石麟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tiān yuán còu hé天缘凑合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pàn ruò tiān yuān判若天渊相差悬殊;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zhèn tiān shuò dì震天铄地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震天铄地之奇观,其决不远也。”
zài tiān zhī líng在天之灵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gōng gài tiān xià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tiān lǐ bù róng天理不容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huò cóng tiān jiàng祸从天降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huò luàn tāo tiān祸乱滔天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zhèn tiān hài dì震天骇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晋书·孙楚传》:“烟尘俱起,震天骇地。”
suō tiān mō dì梭天摸地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素姐忘记了是猴,只道当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扑,打得个猴精梭天摸地的着极。”
qíng tiān lèi hǎi情天泪海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取无数高领窄袖花冠长裙之新人物,相与歌泣,于情天泪海之世界。”
qióng tiān jí dì穷天极地比喻极边远之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tiān sù mǎ jiǎo天粟马角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史记·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pán tiān jì dì蟠天际地蟠:遍及;际:到。指从天到地无所不在。形容气势博大。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xí juǎn tiān xià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chǔ tiān yún yǔ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tiān wú èr rì天无二日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chēng tiān zhù dì撑天柱地撑:抵住;柱:支撑。介于天地之间起支持依托作用。比喻在国家事务中担负重大责任。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3回:“尝闻龙变化,要大便撑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tiān xià qí wén天下奇闻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孽:罪恶。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渊。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yìng tiān cóng mín应天从民应:接受。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南齐书·谢腀传》:“陛下受命,应天从民。”
tiān dào hǎo huán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tiān dì cháng jiǔ天地长久见“天长地久”。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上下天光上空与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连成一片。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tiān bù gài,dì bù zài天不盖,地不载盖:遮盖,掩盖;载:装载。形容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
méi fǎ méi tiān没法没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这么个横强盗,这样没法没天的!我偏要打这里走。”
bí kǒng liáo tiān鼻孔撩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áng shǒu wàng tiān昂首望天昂首:抬起头。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yǎn gāo yú tiān眼高于天眼光比天还高。比喻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你们这一班军装大买办,平时眼高于天何尝有个朋友在心上!”
yòng guǎn kuī tiān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以管窥天,讵知天之阔狭。”
jīng qí bì tiān旌旗蔽天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宋·周密《武林旧事·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连亘二十余里,粲如锦绣。”
huǒ guāng zhú tiān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tiān zǐ mén shēng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第一名儒生宋·岳珂《桯史·天子门生》:“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tiān bēng dì liè天崩地裂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xí dì mù tiān席地幕天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qí tiān hóng fú齐天洪福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màn tiān yào jià漫天要价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nǚ wā bǔ tiān女娲补天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hūn tiān àn dì昏天暗地见“昏天黑地”。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tiān mò liáng fēng天末凉风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huí tiān wǎn rì回天挽日见“回天倒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fēng huǒ lián tiān烽火连天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tiān jiǎ zhī nián天假之年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谓能享其天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yún jǐn tiān zhāng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jí dì jīng tiān棘地荆天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清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lè tiān zhī mìng乐天知命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chā ruò tiān yuān差若天渊差:不同;天渊:天和深渊。比喻差别极大。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八章:“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zuān tiān dǎ dòng钻天打洞比喻利用一切机会投机钻营。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稚燕替章凤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tiān bēng dì chè天崩地坼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战国策 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hū tiān yào dì呼天钥地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tiān dì kāi pì天地开辟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yǔ miào tiān xià语妙天下形容言语精妙无比。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tiān bēng dì xiàn天崩地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xiān tiān jiē dì掀天揭地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宋 辛斆《<寇忠愍诗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
tiān jīng dì yì天经地义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xiāng qù tiān yuān相去天渊天渊:天与深渊。比喻二者相差太远,差别极大。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zhèn tiān hàn dì震天撼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刘流《烈火金刚》第24回:“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声浪:‘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tiān shàng rén jiān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tiān lǐ liáng xīn天理良心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tiān gōng rén dài天工人代天的职责由人代替。《尚书 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huó tiān yuān wǎng活天冤枉形容冤枉之极。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gǔ yuè xuān tiān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hàn fēi lì tiān翰飞戾天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mó tiān ài rì摩天碍日摩:接触;碍:遮蔽。形容山的高大。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màn tiān jiào jià漫天叫价犹漫天要价。川剧《谭记儿》第四场:“若是旁人呢?我就漫天叫价;是大人吗,就不用你就地还钱,奴家分文不取,权当与大人接风。”
dì chè tiān bēng地坼天崩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