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豪杰英雄豪杰英雄的故事

豪杰英雄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o jié yīng xióng

基本解释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暂未找到成语豪杰英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豪杰英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绿林豪客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强取豪夺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暴取豪夺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雄心壮志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材雄德茂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识时务者为俊杰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英雄所见略同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儿女英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群英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娥皇女英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决一雌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乱世英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时势造英雄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
雄辩高谈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豪情逸致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雄鸡夜鸣
雄伟壮观
雄唱雌和清·戴名世《已卯科乡试墨卷》序:“而雷同剿袭,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草莽英雄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胆大心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豪奢放逸《魏书·曲阳侯素延传》:“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赐爵曲阳侯。”
地灵人杰唐 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豪情壮志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奸人之雄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豪放不羁《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英雄欺人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独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