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计伐称勋计伐称勋的故事

计伐称勋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fá chēng xūn

基本解释谓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出处宋·叶适《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为高,所求者仁;异彼区区,计伐称勋。”


暂未找到成语计伐称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计伐称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称王称霸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将计就计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无计可施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为万安计
当家立计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用计铺谋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二折:“俺行兵处尽按管乐用计铺谋,相持时尽按孙吴安营下寨。”
称德度功《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民生国计《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称心如意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计功谋利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称贤荐能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逞强称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开国元勋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口诛笔伐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权宜之计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击节称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
计穷力尽南朝 梁 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称心满意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国计民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美人计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这些美人计,如何有用!”
计无所之《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无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
不计其数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额首称庆
直木先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计将安出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远虑深计《晋书·文六王传》:“宜远虑深计,不可专守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