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朽戈钝甲朽戈钝甲的故事

朽戈钝甲的成语故事


拼音xiǔ gē dùn jiǎ

基本解释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暂未找到成语朽戈钝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朽戈钝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金戈铁马《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止戈为武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同室操戈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永垂不朽《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止戈兴仁《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反戈一击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挥戈反日《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倒载干戈《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解甲归田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解甲休兵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
朽木死灰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摧枯拉朽《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老朽无能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同垂不朽《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化干戈为玉帛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反戈相向《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摧朽拉枯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倒戈卸甲《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拉枯折朽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朽木粪土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粟红贯朽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大动干戈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解兵释甲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粟陈贯朽明 范受益《寻亲记 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
枯株朽木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拉朽摧枯《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朽木粪墙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身怀六甲《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