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兔死犬饥兔死犬饥的故事

兔死犬饥的成语故事


拼音tù sǐ quǎn jī

基本解释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出处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鸟尽弓藏,兔死犬饥,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亦未可尽以为然也。”


暂未找到成语兔死犬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兔死犬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一把死拿老舍《骆驼祥子》八:“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费了。有时,看这东西不难;没有时,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一日身死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故人重之。”
一棍子打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
一死一生《史记·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潭死水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晋书·傅咸传》:“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惧于群犬,遂至叵听也。”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梁启超《新民说》第九节:“谚曰:‘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悲哉!”
一生九死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一虎难敌众犬
一雕双兔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
一饥两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饥两饱。”
七死七生
七死八活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七生七死
万死一生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万死不辞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万死犹轻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
三饥两饱宋·释惠洪《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
不到乌江心不死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不得其死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不死不活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不死不生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