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归老菟裘归老菟裘的故事

归老菟裘的成语故事


拼音guī lǎo tú qiú

基本解释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暂未找到成语归老菟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归老菟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命归西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一命归阴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一家老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一心同归《淮南子 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一码归一码
七老八倒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七老八十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七老八小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三朝元老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三老五更《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三老四少
不如归去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业绍箕裘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临难如归《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为裘为箕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久假不归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久归道山
久惯老诚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乐而忘归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九九归一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九九归原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五月披裘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人心归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人心所归
人老心不老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