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扇火止沸扇火止沸的故事

扇火止沸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àn huǒ zhǐ fèi

基本解释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吴书》:“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暂未找到成语扇火止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扇火止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饮鸩止渴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扬汤止沸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抽薪止沸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学无止境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止戈为武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炉火纯青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十万火急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灯蛾扑火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烽火连年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明若观火《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趁火打劫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火树银花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靡所底止《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止沸益薪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止于至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到此为止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火烛银花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赴汤蹈火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刀耕火种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钻木取火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新官上任三把火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香火姻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举止娴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飞蛾扑火《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如火如荼《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薪尽火灭《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