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稚齿婑媠稚齿婑媠的故事

稚齿婑媠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chǐ wǒ tuǒ

基本解释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出处《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暂未找到成语稚齿婑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稚齿婑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齿牙为祸《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共为唇齿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伶牙俐齿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咬牙切齿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齿颊生香清·黄景仁《即席分赋得卖花声》之二:“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齿弊舌存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唇亡齿寒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利齿能牙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斗牙拌齿《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黄发儿齿
难以启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共相唇齿《魏书·百济传》:“或南通刘氏,或北约蠕蠕,共相唇齿,谋陵王略。”
何足挂齿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齿亡舌存汉·刘向《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齿牙馀慧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夫隐恶杨善,现在功德,何惜齿牙馀慧,而必以朴讷为耻。”
切齿腐心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齿过肩随《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见与齿过肩随,礼殊拜绝,怀抱相得,忘其年义。”
象齿焚身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齿敝舌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唇揭齿寒
灵心慧齿清·程羽文《鸳鸯牒》:“蔡文姬灵心慧齿,辱迹穹庐。”
左对孺人,右顾稚子清·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先生既绝交息游,左对孺人,右顾稚子,郁郁无可告语。”
齿少气锐宋·王禹偁《答丁谓书》:“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今四十有三矣。”
没齿无怨《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打落牙齿和血吞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为了团结,为了大敌当前,顾全抗战,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口齿生香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不齿于人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切齿痛心《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