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鸟伏兽穷鸟伏兽穷的故事

鸟伏兽穷的成语故事


拼音niǎo fú shòu qióng

基本解释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出处《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暂未找到成语鸟伏兽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鸟伏兽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石二鸟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一穷二白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三兽渡河《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三寸鸟,七寸嘴
不伏水土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
不伏烧埋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不甘雌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乌鸟之情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乌鸟私情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乞穷俭相
云屯鸟散《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五脊六兽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人穷嘴碎
人穷志不穷张恨水《夜深沉》第40回:“蒋先生,你别瞧我失了业,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短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人穷智短《鸡肋编》下卷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人穷气短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俗话说:人穷气短。”
人面兽心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伏伏腊腊
伏低做小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伏地圣人
伏尸流血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法受诛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伏维尚飨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呜呼哀哉,伏维尚飨。”